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可由于心臟排出量減少,系統性動脈血壓下降,引起腦供血不足,并發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即心腦綜合征。急性心肌梗塞可有腦血管并發癥,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急性心肌梗塞的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病機制主要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同時存在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和冠狀動脈硬化,這是形成急性心肌梗塞和腦血管并發癥的共同病理基礎。
急性心肌梗塞多發生于左心室前壁,即冠狀動脈下行支血管分布區,該區域受左側頸交感神經纖維支配,與主動脈弓、頸動脈竇相關。這種聯系可引起左心室前壁產生作用于延髓腦血管運動中樞的反射。左心室前壁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時,該區域的病理性沖動先傳至主動脈,再傳至頸動脈竇,然后沿反射通路傳至延髓,引起腦干痙攣,繼而波及大腦的血管出現痙攣。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腦血管的持續痙攣,可引起腦血流緩慢、瘀滯、腦組織缺血、水腫,在此基礎上可形成腦血栓。急性心肌梗塞時血壓驟降,心血易減少,或伴發心律失常和附壁血栓,脫落的栓子隨血流進入腦血管可造成腦栓塞。栓子本身栓塞腦動脈,阻斷血流引起閉塞遠端腦缺氧,又作為一個激惹物致局部腦血管痙攣或整個血管床彌漫性痙攣,加重腦組織缺氧。老年患者、動脈硬化、腎上腺功能減退、植物神經功能變化、壓力感受器和效應器功能紊亂、脊髓側角細胞變性等因素,引發了直立性低血壓,致使腦血管并發癥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