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體檢為省錢 女性項目常缺位
一個嚴峻的現實擺在面前:對于女性體檢最重要的乳腺檢查項目,只有不到20%的單位體檢愿意為員工“掏錢”,而女性主動找上門來的個人體檢中,肯做乳腺檢查的比例也只有三到五成不等。
對于檢查方便、能反映諸多病情的尿檢血檢項目,也只有一半的單位肯將其納入體檢之中,而個人檢查中,還有近1/3人群省去了此檢查;在檢驗女性子宮頸癌最重要的環節中,90%以上單位選擇子宮頸細胞學涂片,只有10%不到的單位肯挑選宮頸刮片液基細胞學檢查(簡稱LBP),而前者檢出癌細胞的準確率比后者相差30%~40%。
無論集體還是個人,每年要做體檢的健康意識在“與時俱進”,但由于受經濟、重視程度等因素影響,還是存在很大漏洞。“很多單位來跟我們談職工體檢項目,上來就說明了,攤到每個人頭上體檢價錢不能超過200元,有的企業甚至連中層以上領導一年一次的體檢都沒法把B超包括在內,更別說適齡婦女應該進行的子宮附件檢查等項目了。”
單位體檢大多不可能涵蓋女性檢查真正需要的眾多項目,因為側重不在“女性”而在“人體”。一般而言,集體體檢只是包括血壓、血脂、耳鼻喉科、眼科、胸片、心電圖等常規檢查。
如果單位刪減體檢項目是因為省錢,那么一些女性在自己掏錢做個人體檢套餐選擇時,任意刪減體檢項目,則多數是因為無知。專家說,一些中年女性月經前感覺乳房脹痛馬上來檢查乳腺,但未婚未育的女性卻認為出現這些現象是正常的,不用做乳腺檢查。其實剛好相反,30歲以上未婚、未育或哺乳少的女性比經歷過懷孕、哺乳的女性更易患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