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疹:孕婦患風疹后,不僅可影響胎兒的發育,還可引起胎兒眼部和全身畸形,出現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和視網膜色素改變等。
天花:可出現在眼瞼皮膚上,還可并發結膜炎和結膜膿皰,膿皰如向角膜蔓延,將造成視力障礙。牛豆苗誤濺眼內,感染角膜時,??尚纬杀P狀膜炎,病程頗長,可導致失明、治療是散瞳,點抗菌素預防繼發感染,滴IDU治療病毒,并可使用丙種球蛋白。
水痘:眼瞼、結膜、角膜均可出現水泡,潰破后形成淺層潰瘍,嚴重病例也可并發虹膜炎和視神經炎。
皰疹:有單純皰疹和帶狀皰疹兩種,除眼瞼外常并發結膜炎、角膜炎、虹蟆睫狀體炎,視神經炎和繼發性青光眼等。其中以樹枝狀角膜炎較常見,詳見角膜病章。
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癥):主要為眼外肌麻痹,還可伴有調節麻痹,多因腦干受累發生動眼、滑車、外展和顏面神經麻痹所致。
流行性乙型腦炎:因腦干受累可出現眼外肌麻痹,集合不能,調節障礙和瞳孔運動遲鈍等,亦可發生視神經炎,視網膜出血和皮質性黑蒙等。
艾滋病常累及眼部,據統計眼部發癥可高達82.6%以上。在眼部的表現有:視網膜絮狀白斑、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結膜炎、角膜炎、鞏膜炎、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肉芽腫、眼瞼、結膜、淚囊及眼眶Kaposi網瘤、眼球運動神經麻痹、眼眶周圍淋巴水腫、視網膜出血、急性視盤炎、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網膜毛細血管擴張、微動脈瘤、玻璃體炎、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等。在所有這些眼部并發癥中,以視網膜絮狀白斑、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以及Kaposi肉瘤較為常見。
(1)視網膜棉絮狀白斑:多在眼底后極部視盤周圍血管處或其附近,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出現白色邊界不清的混濁斑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顯示為視網膜毛細血管無灌注及微血管異常區),艾滋病患者多數均可有絮狀白斑。
(2)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可為單眼或雙眼發病,病變多累及眼底后極區,范圍較廣,常并有視網膜絮狀白斑。初期為一些白色顆粒狀病灶,逐漸互相融合并向周圍擴展,形邊緣水腫的炎性斑塊。血管附近視網膜常有出血,血管常有白鞘。晚期可產生大片視網膜壞死。大約4~6周以后,病變逐漸消退,形成廣泛而大小不等的色素瘢痕。
(3)眼部的Kaposi肉瘤:常位于眼瞼、結膜或淚囊區,多因出血而誤診為被誤診為單純結膜下出血。典型者表現為軟性淺藍色皮膚結節,或位于下穹窿或瞼結膜處孤立的青紫色結膜下腫塊,有時伴有結膜下出血。